信息分类 |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 发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2-04-27 13:49:53 | 文件有效性 | |
文号 | 发布机构 | ||
内容概述 |
2022年4月27日在大石布依族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大石布依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李 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和乡党委的工作安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昂扬的斗志,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奋力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1年,我们稳中求进有亮点
一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粮食种植面积1.6453万亩次、蔬菜1.3315万亩次、其他经济作物1083亩。累计建成规模生猪养殖场5个,年出栏生猪2万余头。全乡水果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其中建成猕猴桃种植基地7个,种植面积2500亩;李子种植基地3个,种植面积4000亩。发展烤烟种植220亩,发展茶叶种植230亩。农业产业结构累计调整0.9万余亩,经济作物播面从8000亩提高到37338亩,完成高坪村、大屯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二是做优生态宜居。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措施,转产安置渔民1户;勒令整改排污不合格养殖企业4家;以“八乱”整治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2021年“八乱”整治工作在全县排名前列,乡村两级共获得县环境整治工作奖励经费2.5万元。三是培育文明乡风。成功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六月六”等活动,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红黑榜”、最美庭院等评比,选树身边榜样,表彰“好媳妇”、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等300余名,乡级最美庭院65户。成立红白理事会,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实现了移风易俗长效推进。四是抓实示范试点建设。按照“示范带动、振兴乡村”的总基调,完成石林村“一带三景观”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实现农旅融合发展,接待“一日游”游客50000余人次,带动销售特色辣子鸡、土面条、豆腐、猕猴桃等土特产总销售额达50余万元,示范点建设全县考核排名第三,获评省级旅游示范村称号。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大屯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对200余户人家进行人居环境改造,内容涉及庭院改造、道路硬化、厕所整治、三角梅种植、大屯精神挖掘、节点景观布局等,初步形成了少数民族布依风情村寨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成效得到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首肯。
2021年,我们民生事业有保障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对155户435人脱贫户、4户14人边缘人口和49户138人重点监测户以及1户4人涉渔退捕户及其他低收入困难人口开展重点监测帮扶,确保不返贫不新增致贫。实施扶贫项目5个,涉及资金162.96万元。深入宣传防贫保、小额信贷,防贫保兑付理赔7户共22514.46元,小额信贷审核通过15户贷款资金共58.4万元。二是努力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5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0人,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1.8万元,职业培训154人。有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清欠投诉案件结案率100%。三是切实抓好基本保障,全乡完成参保5320人,落实领取养老保险待遇1709人。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户11人,孤儿2户4人,纳入医疗救助11户32人,救助金额43455.43元。纳入临时救助12户24人,救助金额47986.6元。开展冬春生活救助825户1802人,发放救助金额406575元。发放长寿补助金81840元。走访留守儿童129人。
2021年,我们综合治理有成效
一是民主法治持续增强。开展法治宣传8次、宣讲3次,石林村成功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二是充分发挥“诉源治理”诉前调解机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8件,接待上访群众24人次,调处群众矛盾纠纷8起,开展人民调解5次,调解成功率100%,连续4年实现进京“零”上访。三是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成功创建市级无毒乡镇,无毒村6个,化解12345问题68起,调处矛盾纠纷38件,无进京、到省、赴市上访情况;刑事发案4起,发案率同比下降20%,电信诈骗案件1起,发案率同比下降66%,2021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99.17%,排名全县第一。实现零命案、零进京上访、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零邪教、零吸毒“五个零”目标。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乡人大有力监督的结果,凝聚着全体干部职工和关心支持大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是全乡人民苦干实干、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大石布依族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参与大石发展的各界朋友、社会贤达,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由衷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没有较突出的企业和项目作支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土地不平整,山多地少土层薄,农业产业化发展受限;人口支撑不足,集镇规模较小,经济带动能力不强;教育、医疗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将深刻剖析原因,深入查找不足,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予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李炳军省长调研修文时的讲话精神、市委“五治”工作要求及乡第九届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贯彻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和贵金古高速公路联络线开通为契机,通过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农村“五治”“八乱”整治,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奋力谱写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一)聚焦产业兴旺,大力实施产业提质行动。
以“三种三养”产业定位,依托三合、红寨种植基地,持续推进“菜畜果药”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完成粮食种植1.8万亩以上,产量0.58万吨,建成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点1个,粮食作物示范点9个,完成大豆种植1300余亩。以高枝牵引、整形修剪、环剥等技术为主,完成猕猴桃提质增效0.2万亩。完成蔬菜(含辣椒)种植面积达1.4万亩以上,产量0.7万吨。完成中药材种植0.08万亩以上,产量0.08万吨。完成生猪出栏2万头、肉牛出栏0.14万头,家禽出栏10万羽以上。
(二)聚焦生态宜居,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一是推进农村“治房”工作。紧盯“建、管、用”三个环节,想方设法围绕“四房”同治(即:存量房、新建房、闲置房、危房)做好工作。实施宜居农房试点建设,完成宜居农房建设100栋130户;修订编制村庄规划7个;拆除农村危旧房4户,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实施农房危房改造2户;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0人次以上;启动全乡农村房地一体登记工作;力争将石林村创建为县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盘活利用示范点。二是推进农村“治厕”工作。统筹抓好“三个同治”(即:治厕与治水同治、室内与室外厕所同治、公厕与私厕同治),坚持便民利民原则,系统推进“治厕”与“治水”有效衔接,推进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真正把治厕这项民生工程变成暖心工程。完成新建(改造)厕所957户,整改问题厕所8户。三是推进农村治水工作。围绕“三水同治”(即: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实施大屯村、石林村人饮提升项目,同步推进全乡饮水工程“三个责任、三项制度”长效机制建立,严把水质安全关,千方百计把水价控制在群众的承受范围之内,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稳定。完成红寨、高坪共342户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实施集镇雨污分离项目建设和污水处理提升改造,确保污水达标处理。四是推进农村“治垃圾”工作。重点抓好“四个环节”(即:第一次分类、第二次分类和收运、简化中转、终端处理),新购置垃圾转运车1辆,垃圾箱35个,确保外运垃圾减量50%以上,实现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全覆盖,完成建设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7个、收集站1个。五是推进交通、信息、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完成建设贵金古高速联络线,完成石林、石仓健身步道,高坪村、石林村产业路建设等项目,谋划好5G试点建设。
(三)聚焦乡风文明,大力实施文明提升行动
一是推进农村“治风”工作。坚持“治风不搞一阵风”的常态化管理,按照“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原则,严格落实“1、3、5、15、30”标准(即:婚事不超过1天、白事不过3天、礼金不过50元、白事不过15桌、红事双方合办不过30桌)。紧盯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等关键群体,以党纪党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为约束,分类施策,巩固效果。进一步完善“红黑榜”制度,全乡铜星级以上文明户达430户以上,金星级文明户达23户以上。完成石林、三合、高丰3个移风易俗示范点建设,7个村《村规民约》修订和生态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加强对全乡道士先生、风水先生、乐手等殡葬从业人员的普法教育和殡葬管理政策解读,引导其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内依法依规从业,做到文明节俭办丧、文明低碳祭祀。定期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树立淳朴友善的新风正气。二是推进“八乱”整治工作。持续开展房屋乱建、车辆乱停、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畜禽乱跑、秸秆乱烧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卫生保洁评比制度,以村和小组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各村打分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四)聚焦治理有效,大力实施治理提标行动。
紧盯平安大石、乡域社会治理、法治大石建设,全面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群众安全感达98%以上,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优势,完善邻里互助、“五老”志愿者守护等群防群治措施,保持五个“零”的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聚焦人才和组织振兴,大力促进增收提速行动
一是选好用好村带头人。开展村党组织和村干部评星定级工作及村支部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定期主持召开村党组织书记工作交流会。二是开展乡村振兴培训。聚焦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对支部书记、党员、新任村级专职化干部等集中培训1次。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定年度7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逐村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完成高丰村村集体经济试点建设。四是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库。开展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在外经商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村知识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摸排,成立乡贤理事会分类统计并建立人才数据库,掌握人才基本情况、联系方式、能力特点及创业方向等。五是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从种植、养殖业入手,培养一批产业发展项目带头人,确保各村扶持1-2个产业发展项目带头人。六是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50人次。
(六)聚焦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实施改革增效行动
围绕乡村振兴深化农村改革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重点抓好三合、高丰示范点建设,突出改革创新,积极探索采取“返租倒包”模式及“532”利益联结机制,挖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亮点做法,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大石经验。
各位代表,同志们!春意盎然,使命催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昂扬的斗志再出发,奋力谱写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版权所有:修文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修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修文县人民政府.政务
联系地址:修文县龙场驿南路8号 联系方式:0851-82322132、82331859 黔ICP备17009828号
邮政编码:550200 贵公网安备 52012302007102号 网站标识码:5201230003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