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类 |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 | 发文日期 | |
发布日期 | 2021-03-25 11:08:01 | 文件有效性 | 是 |
文号 | 发布机构 | ||
内容概述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24日在六屯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上)
六屯镇人民政府镇长 郑 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六屯镇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荣耀巨变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围绕“3355”奋斗目标和“三地一路”发展定位,全力做好“近、水、文、产、旅”五篇文章,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紧紧聚焦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推动形成山水六屯农旅融合、绿色发展新局面。在攻坚转型中蓄势崛起,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妥了一批多年想办办不了的要事,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成绩令人鼓舞。
过去五年我们全力以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精准施策,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462人,全面实现脱贫;边缘户29户78人,全面解除返贫风险。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强弱项补短板,开发扶贫岗位218个,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累计办理特惠贷款23户90.5万元,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累计投入1293.4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9个,累计向贫困户分红73.61万元。累计投入470.42万元帮扶152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实施危房改造121户,跑风漏雨75户,易地扶贫搬迁30户121人。投资1140万元实施小水窖70口、饮水工程17处,解决了火石坝、白泉等寨子多年来的季节性缺水问题,六屯群众彻底告别吃“望天水”的历史。2020年,社会保障、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落实贫困户兜底保障45户;合医报销48.26万元,医疗救助476户7.09万元。全镇适龄儿童实现零辍学。
过去五年我们聚力项目,城乡建设实现巨大突破。道路交通内畅外联。建成桃源大道一期,促进了与外界的有效联接,六屯进入了贵阳市半小时经济圈。实施县乡道路改造、“组组通”等项目,新建或硬化农村公路82条、114.96公里,目前辖区内公路总里程达236.31公里,畅通了六屯发展的“毛细血管”。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投资5876.08万元实施都堡片区933户、桃源片区782户棚户区改造综合整治及配套项目,实现民居独具特色、市政配套齐全,做出了全市的六屯样板新特色。建成长田大穴窝、独山桃花源等8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在全市美丽乡村考评中全市第一,获“市级优秀”称号。突出人居环境提升,累计实施立面整治679户、庭院改造120户。重大项目蓄力后发。投资7.8亿元的桃源水库项目、投资4.6亿元农业嘉年华项目相继建成,独山区域旅游、康养产业发展已列入全县总体规划。
过去五年我们持之以恒,农业产业奠定坚实基础。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果、蔬、烟、茶”特色产业稳步壮大,以猕猴桃、柑橘为主的经果业稳定在15000亩,以辣椒为主的精细菜稳定在31000亩,烤烟、土烟稳定在4000亩,茶叶达到5000亩。实施高标准农田4处5000亩,新建机耕道3公里、提灌站1处、沟渠10公里、猕猴桃冷库18个、牵引枝600亩,农业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
过去五年我们务实进取,全域旅游跑入快速大道。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全力推进桃源河景区二期提升项目,朵芳阁温泉酒店、观光小火车、水上乐园等一批旅游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景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坚持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建成特色民宿、红军广场、民族广场、旅游步道等一批配套设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以大木“金叶十二栈”、峰园茶园为代表的乡村民宿,避暑季游客如织,大木村先后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贵州省首批“最美红军村落”称号。
过去五年我们坚守底线,生态建设积蓄后发优势。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严守生态底线,加强全区域保护,全范围治理。落实常态化森林管护5.72万亩、公益林管护3.07万亩、退耕还林管护2192.5亩,新增造林3398亩,义务植树1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61.12%,比“十二五”末增加4个百分点,获得贵州省“森林乡镇”称号。全面落实河(库)长制,水功能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林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现恢复蓄水。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实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8处。建成运营垃圾中转站,关闭都堡村、独山村临时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收集及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坚持生态违法“零容忍”,累计查处林业违法案件14件,关停污染养殖企业2家,查处率均达100%。
过去五年我们统筹兼顾,社会事业实现全面进步。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就业保障更加充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589人,新增城镇就业2307人,补贴返乡创业65户,完成 6个村充分就业村创建,全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帮助农民工追缴欠薪17起517人690.33万元。教育供给更加优质。完成第二幼儿园、独山幼儿园建设,新增学位270个;完成中心小学改扩建,教学功能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营养餐计划,累计补贴650万元。医疗卫生持续进步。完成卫生院和6各村10个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947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现应兜尽兜,累计发放农村低保1216户2027人次,832.19万元,城镇低保32户37人次,19.49万元,低保户扶贫线补差98.84万元,发放困难群众春节慰问金1202户36.06万元,发放低保户温暖煤补1209户60.5万元,发放特困供养金91人次83.67万元,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金10人10.39万元,发放临时、急难救助金210户79.87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97户40.15万元。发放特扶对象(失独家庭)、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奖励、保障、救助、优惠等扶助资金259.44万元。建成敬老院1个,农村幸福院2个。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扫黑除恶、禁毒人民战争,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高。安全生产实现双降目标,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各项事业长足进步。建成六屯客运站,建成各类文体广场17个,农网改造、通讯宽带、数字电视实现全覆盖。民族、宗教、双拥、气象、档案、残疾人、外事、侨务、史志、红十字、科协、文学艺术、殡葬、老龄、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工会、青年、计生、妇女儿童等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战,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沉着冷静应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两线作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取得双胜利。疫情防控有力有效。聚焦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团结广大群众群防群控,全覆盖宣传、排查,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实现“0疑似、0确诊”,确保了六屯安全稳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20年完成财政收入149.32万元,较十二五末翻了一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0元,较十二五末增加5600元,年均增长10.7%;旅游收入26.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4.3倍。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上争外引,统筹项目谋划和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加强项目备案管理,建立项目库,谋划储备项目47个,总投资89.27万元。争取获批中央、省、市、县上专资金项目20个,总投资2.1亿元,其中启动建设桃源村河道景观、桃源片区棚改配套、加油站、西冲水厂、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8个项目,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大木新村广场提升、都堡九龙组、长田星火组人居环境提升等12个项目。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都堡茶园基地、陆丰韭黄基地、桑蚕养殖、长田构树制肥等7个项目。
各位代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等待、不观望、不犹豫、不彷徨,办成一件件实事,取得丰硕的成果,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是各位代表监督支持、担当作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受邀列席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关心支持六屯建设和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贡献率不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瓶颈依旧突出,大项目、好项目引进难。三是民生短板依旧突出,教育、医疗卫生、人居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仍有差距。四是矛盾纠纷愈发突出,社会治理形势严峻、任重道远。五是村集体经济向经营性收入转变发展的思路不多,魄力不足,专业性人才匮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统筹,逐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工作打算
十四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县委“1234”工作思路。结合六屯实际,以抢抓“强修文”五年行动机遇,坚持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山水六屯、诗画桃源”农旅一体化特色小镇建设为主线,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三项工程,奋力实现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农旅一体深度融合、生态环境宜居宜游、民生三感持续增强四个目标为方向。建设经济发展更快的新六屯、人口集聚更多的新六屯、生态环境更优的新六屯、文化引领更强的新六屯、民生三感更高的新六屯。
十四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坚定不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奋力谱写山水六屯的壮丽新篇。
(一)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做优乡村振兴强六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以“果、菜、茶、烟”四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以上。依托林场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力争到2025年,标准化果园达1万亩,茶叶种植达1万亩,蔬菜1万亩,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以上,越过全县平均水平。
(二)坚定不移推进旅游产业化,做深乡村旅游强六屯。推进桃源河景区提升建设,加快推动桃源河温泉小镇、西冲康养小镇建设和桃源水库旅游开发,全力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加快推动大木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和陆丰、都堡、长田万亩茶园建设,推进农旅、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全力推进桃源大道二期、久长至六屯、都堡至独山连接线等骨干道路建设,打通六屯旅游发展大动脉。
(三)坚定不移推进发展绿色化,做好生态环保强六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监管,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打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捕持久战。统筹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开展矿山绿色改造和复垦工作,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废旧物循环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四)坚定不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做足民生保障强六屯。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六网会战”。持续抓好创业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提质扩面。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加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协调文化、体育、养老等事业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创建“三感村寨”。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 “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必须初心不改、矢志不移,知行合一、继往开来,千方百计确保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突出乡村振兴,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加强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重点推进大木村、陆丰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定期走访核查,动态跟踪帮扶,确保不发生返贫和新的致贫。进一步巩固提升教育、医疗、住房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确保问题动态清零。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转运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村规民约示范村”创建,进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综合治理水平,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二)突出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新基石。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开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招商,力争新签约项目8个。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重点推进标准化果园、陆丰村韭黄种植基地、长田村构树种植基地、桃源村柑橘改良、都堡村茶园基地扩建、都堡村和长田村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完成桃源村河道景观、滨河广场、康养研学基地、大木村红色文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陆丰村农耕研学基地建设;配套建设旅游步道20公里、硬化村寨道路6公里。大力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00亩,完成长田村星中矿山绿色改造和复垦工作。
(三)突出底线思维,提高民生福祉新指数。兜住民生底线,扎实抓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重点关注鳏寡孤独残等特殊群体,跟踪帮扶到位,确保不发生有违社会公德的事件。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认真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无输入、不反弹。持续加强控违拆违、治理滥办酒席工作,遏制不良风气,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最大限度保护群众合理诉求,坚决打击漫天要价、欺行霸市。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电信诈骗、禁毒“大扫除”等专项行动,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力有效,刑事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力量,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各位代表,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2021年工作安排,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始终坚持政治坚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将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领域、全过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县委和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坚持实干担当。发扬实干精神,充分履职尽责,做到一抓到底,以实干实绩实效取信于民。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到困难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以铁一般的担当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始终坚持清正廉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反弹,正确处理政商亲清关系,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各位代表,新蓝图徐徐铺展,新征程加速启航。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铸辉煌,为推动山水六屯跨越腾飞不懈奋斗!
版权所有:修文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修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修文县人民政府.政务
联系地址:修文县龙场驿南路8号 联系方式:0851-82322132、82331859 黔ICP备17009828号
邮政编码:550200 贵公网安备 52012302007102号 网站标识码:5201230003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